豬糞污水是屬于富含大量病原體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果直接排放進入水體或存放地點不合適,會容易受到雨水沖洗進入水體,就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的嚴重惡化。
但養豬廢水中含有較多的氮、磷等養分,如能做到合理施用可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如果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連續、過量的施用,則會給土壤和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如引起作物徒長、返青、倒伏,使產量大大降低,推遲成熟期,影響后續作物的生產等。大量糞尿露天存放,容易產生大量NH3、H2S等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形成臭味;蚊蠅孳生,傳播疾病,污染環境。
豬場廢水主要由尿液、殘余的糞便、飼料殘渣和沖洗水等組成。主要部分,其中沖洗水占了絕大部分。養豬場廢水水質特征與豬舍結構、清糞方式與沖洗水的使用、飼料營養、豬消化功能和生產管理等有關。由于養豬糞便廢水有機物濃度很高(CODCr可達 5000~12000mg/L、BOD可達2000~10000 mg/L),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NH3-N可達200~1500 mg/L)、磷、懸浮物(最高可達160000 mg/L)、致病菌等成分,這些污染物如不進行適當處理,一旦進入天然水體、農田就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