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便固液分離機——農村畜禽污染怎樣治理?
我國畜禽養殖業近年來發展迅猛,隨著養殖專業戶和規模養殖場逐年增多,畜禽糞便胡亂排放問題突出,嚴重污染了農村地區環境。筆者前段時間曾對江蘇省如東縣某鎮農村畜禽糞便處理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現就農村畜禽糞便污染及治理提出對策建議。
畜禽糞便排放現狀及原因
如東縣某鎮現有欄存飼養生豬10萬頭左右,家禽正常欄存約46萬羽,每天畜禽糞便量約為3200噸。大多數畜禽糞便被有機肥廠收購制作有機肥,或用于肥田,或被花卉園林公司收購利用。部分規模養殖場已投資建起沼氣池處理畜禽糞便,但是有的至今未能正常使用。小型規模豬場和蛋雞場對糞便處理基本上處于亂排亂放狀況,直接進入河道的糞污量相當可觀。
造成畜禽糞便亂排亂放主要原因有:隨著農業人員年齡變化和化學肥料大量使用,有機肥被人們忽視,使用量明顯減少。由于市場不穩定,加之畜牧業是微利行業、風險行業,農戶或養殖企業不愿或無力承擔污染防治費用。為節約成本,一些規模養殖戶在建飼舍時沒有建蓄糞池,把廢溝、廢塘作為蓄糞池,常年不進行清理。遇到雨季,畜禽糞便就隨著雨水流動造成污染。一部分農戶只擴建飼舍,不擴建貯糞池,水污不分離,造成飼養量與貯糞池容量不匹配,任糞尿外溢。此外,人們普遍對生態發酵床養豬技術認識不足,推廣力度不夠。
治理畜禽糞便污染對策建議
當前各級政府應加強認識,形成共識,將治理畜禽糞便污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引導養殖企業和農戶正確處理畜禽糞便。對規模養殖場已建沼氣池的,要敦促業主科學、認真使用沼氣池處理糞便。對小規模養殖戶并且已經造成污染的,要動員業主對貯糞池進行擴建,實行雨污分離。對一些散養戶,要動員農戶將畜禽糞便轉變為沼氣,將沼氣用于燒火做飯,余下的沼氣還可變為有機肥,走資源循環利用之路。
重視并充分發揮有機肥的作用。采取農牧結合的辦法,在連片蔬菜或高標準糧田、葡萄園或花木林園中間或周圍,布局與使用畜禽糞便量相匹配的畜禽養殖場,如與現有蛋雞場、規模較大的豬場掛鉤,使糞便成為高效農業需要的有機肥。
推廣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要全面認識發酵床生態養殖技術,并在認識基礎上運用,為養殖模式改變提供鮮活的樣板。各基層政府、村級組織要予以積極推進,如對達到縣級發酵床養豬示范村標準的村莊予以獎勵等。畜牧技術部門應安排專門技術人員,從豬舍設計、用料選擇、面積測算等技術層面到后期的發酵床作業維護,實行全程跟蹤指導。